景德镇瓷业遗产研究与保护项目
Jingdezhen Porcelain Heritage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
新闻报道
news
    贺鼎与学术伙伴提出结合景德镇的瓷业历史编制《景德镇瓷业博物志》,希望通过合力编制景德镇瓷业文化景观“百科辞典”的方式,将更广泛但长期缺位的“自然”弥合到传统上由文化遗产甚至仅由考古遗址主导的瓷业遗产话语体系中——而这一宏伟目标也已超出了单一学科、单一学者所能驾驭的范围,瓷业博物志多学科保护团队就此诞生。博物志保护团队组建后,发挥跨学科优势,引入新的文化介入方式,融合当地知识,激活社区参与,在实践中拓宽遗产保护的边界,通过教育、展览甚至传媒等手段,积极探索自然与文化、遗产与社区的关系及包容性发展的可能性。
景德镇瓷业博物志.中国网,2024-06-16
    6月7日,江西省景德镇市申遗办联合浮梁县蛟潭镇礼芳村举办“遗产里的景德镇,发现礼芳‘柴’艺——去礼芳添柴,为申遗加油”主题活动。景德镇瓷业博物志计划联合发起人、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景德镇申遗研究团队负责人贺鼎出席活动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开幕式结束后,贺鼎副教授带领与会领导、学者、艺术家、游客一道走进礼芳村,了解礼芳村窑柴历史文化。
瓷都景德镇“礼芳窑柴记”.中国文化传媒网,2024-06-14
    文化遗产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方向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文化景观则是融合了“文化—自然”诸要素的新型遗产类别,因其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好用而有效,在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广受青睐,对景德镇申遗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遗产型乡村普遍面临将遗产保护、社区文化传承与地方产业振兴有机结合的难题,既需要让文化遗产保护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同时也要让乡村产业发展反哺文化遗产保护,两个目标相得益彰。瓷业遗产保护团队长期关注景德镇瓷业文化景观,其在景德镇的观察和实践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答案,并带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景德镇。
遗产保护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千龙网,2024-06-16
    景德镇是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以瓷业著称的城市,201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座瓷业都市的周围,还分布着大量瓷业乡村。景德镇瓷业遗产与乡村聚落存在着天然的伴生关系,大量瓷业遗产、瓷业手工艺分布在景德镇周边的乡村中,是当地文化产业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景德镇:遗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网,2023-05-09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贺鼎带领其科研团队继续对中国瓷业聚落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贺鼎提出不能用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二分的理念来理解中华瓷业遗产与文明现象,应当探知当地陶瓷从业者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理解与地方知识,构建起包括植物、矿产、陶土、建筑、窑址、工艺、民俗在内的瓷业文化景观网络,从而改变现有的碎片化的、基于单纯文化遗迹的瓷业遗产管理方式,形成整体性的、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的遗产管理策略。
景德镇瓷业自然史:连接自然与文化.中华网,2023-04-03.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贺鼎带领其科研团队继续对中国瓷业聚落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贺鼎提出不能用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二分的理念来理解中华瓷业遗产与文明现象,应当探知当地陶瓷从业者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理解与地方知识,构建起包括植物、矿产、陶土、建筑、窑址、工艺、民俗在内的瓷业文化景观网络,从而改变现有的碎片化的、基于单纯文化遗迹的瓷业遗产管理方式,形成整体性的、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的遗产管理策略。
御窑遗址申遗:景德镇御窑遗址要素点要这样保护.搜狐,2022-4-19.

    随着城市发展,景德镇文化遗产面临城市转型的压力,建筑学者贺鼎走访老居民,调查老建筑,测绘老作坊,给景德镇老城留下清晰的历史肖像,形成的学术研究服务于老城规划设计和城市更新中。如何让遗产保护与城市产业功能相结合,延续城市文化、实现城市复兴,这个广播节目给与解答。
寻路景德镇,探索建筑遗产与城市更新.北京新闻广播,2019-12-22.

    文化遗产赋能城市发展,凝聚身份认同。工业遗产保护理念下,曾经废弃的“十大瓷厂”老厂房更新建设完成为景德镇陶溪川创意街区,成为当地陶瓷从业者、外地游客和海外艺术家聚集和交流的艺术社区。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去保护老古董呢?文化遗产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新青年·海归青年特别节目.新华社,2019-12-1.

    以人类学方法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景德镇的老城区对制瓷工匠、店铺老板等当地居民进行参与式观察和口述史记录。当地陶瓷工匠、学者、店主对景德镇古瓷片的使用,编织起了当地人日常生活的意义并建构了他们的身份认同,由此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活的景德镇文化遗产。
以独特的视角参与文物保护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2-18

    2014年8月,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历史系、新闻学院的十五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组成了“景德镇老城区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支队”,试图为景德镇老城留下一幅清晰的历史肖像,抢救性的保留它残存的美好记忆。在景德镇老城区为期十天的历史调查工作中,他们测绘了32座景德镇老建筑,采访了数十位65岁以上的景德镇老人,为这个伟大的工业文明留下了一批重要的文化档案。景德镇内涵丰富、文化深厚的老城区、老厂区、老建筑是实现景德镇转型发展的基石。
寻路景德镇 重新定义遗产与城市,中国日报, 2014-09-24.